台灣省城隍廟位於台北市市中心的武昌街,是一間主祀城隍的廟宇,現址興建於 1947 年 11 月。
原先,在台北漢口街一帶有廟,奉祀台北府城隍,稱「台北府城隍廟」。台灣日治時期,城隍廟因故被拆。信眾遂將「台北府城隍」神像,移到松山供奉,建立了松山昭明廟。
但後因台北府編製取消,於是在二次大戰結束,善信在武昌街新建廟宇後,升格改稱「台灣省城隍廟」,除了主祀「省城隍威靈公」,另外也奉祀觀音、濟公等神祇。
台灣現有的城隍信仰是道教結合佛教與儒教的民間信仰。城隍是唯一有階級之分的台灣主要神祇,一開始,階級封號皆沿習明太祖洪武二年所敕封頒定。洪武二年( 1369 年),封京都金陵城隍為「福明靈王」,開封、臨濠、太平、和州、滁州等朱元璋「龍興之地」城隍亦封為正一品王爵。其餘城隍各賜爵位:府城隍為二品威靈公、州城隍為三品靈祐侯;縣城隍為四品顯祐伯。
不過,洪武三年( 1369 年),朱元璋即取消城隍爺之爵位,僅稱為某府、州、縣、城隍之神。
明朝以後,民眾一般把城隍歸為下列幾類:都城隍(公爵,威靈公):掌管省。府城隍(侯爵,綏靖侯):掌管府 。縣城隍(伯爵,顯佑伯):掌管縣 。
目錄 [ 隱藏 ]
1 清朝時期
2 日治與中華民國時期
3 爭議
4 參考資料
[ 編輯 ] 清朝時期
台灣城隍廟內之城隍神像 File: 台灣城隍廟 .JPG
台灣城隍廟 18 世紀的乾隆與嘉慶年間,大量中國泉州與漳州移民定居有淡水河航運、通商之利的艋舺,艋舺因而大為興盛,於是產生了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的說法。
1853 年艋舺於分類械鬥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在遷徙至大稻埕後,也有所發展。 19 世紀中,台北建立了以艋舺與大稻埕為主的城市。不過當時人口眾多的艋舺、大稻埕仍屬偏遠的淡水廳管轄。
1875 年,因為牡丹社事件與開發台灣北部等因素,清廷欽準設置台北府,下轄新竹、淡水和宜蘭。
1879 年台北正式開府,首任知府陳星聚積極整建台北城。除了興築台北城城廓外,也籌畫於城內建立台北府的文教與政經中心。 1881 年,台北府衙門在撫台街後方,府直街和北門街口(即今 延平南路與漢口街附近)建台北府城隍廟,而淡水縣城隍則附設在府城隍廟內。該城隍正式掌管台北府,因此神格定為「府城隍」。
[ 編輯 ] 日治與中華民國時期
1895 年乙未戰爭後,台灣日治時代開始。當時統治台灣的台灣總督府以市區改正為由,將府城隍廟連同台北城廓、縣城隍廟、台北天后宮等具有漢傳統的中國式建築拆除,當時有信徒將台北府城隍神像,遷至松山供奉,建立了松山昭明廟。
1945 年,二次大戰後,台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。城中區區長林阿九、張水銀里長及地方人士,集資在武昌街現址重新籌復府城隍廟, 1947 年 11 月落成。
因當時已無台北府之編制,全台灣最大行政單位為台灣省,台北又是台灣首善之區,因此將城隍爺的神格,定位為「省城隍」,故命名為台灣省城隍廟,主神仍尊稱威靈公。廟方人員並將威靈公城隍爺聖誕重訂於 10 月 25 日。每逢台灣省城隍爺聖誕,廟方配合政府慶祝台灣光復節,舉行迎神繞境活動。
該廟現址位於台北市中心,與城中市場緊鄰,香火頗盛。除迎神外,省城隍廟依民間信仰,仍有拜斗,光明燈,水懺等宗教活動。另外,廟宇正殿掛有全國少見的「橫式書寫」匾額。該匾題為「威靈顯赫」,於 2004 年由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所題。
[ 編輯 ] 爭議
台灣省城隍廟在二次大戰後升格為「省城隍」,但 1891 年,清朝官方舉辦法會,臨時升格新竹城隍廟為省級的城隍,則統轄全省的城隍爺鬧雙胞。
另,台南市的台灣府城隍廟,以其為最早之官建城隍廟,並且台南為明鄭之首都,故亦號稱省城隍等級的「威靈公」。
三廟信徒各以其歷史為榮,自認所奉之城隍爺位階最高,頗見爭議。
留言列表